去年以來,由于受種植面積減少、“倒春寒”及干旱、農資成本上漲、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響,造成大蒜價格持續高位運行,將會刺激推動今年的大蒜種植。為引導我市大蒜生產的健康發展,保證大蒜的高產優質,進一步增強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,提高經濟效益,今年大蒜種植管理技術意見。
一、播前準備
1.選擇良好的種植環境
為實行大蒜標準化生產,提高大蒜的產量和品質,提高出口率,要求大蒜栽培地環境良好,無工業“三廢”及生活垃圾等廢棄物的存在,田園清潔無污染,蒜田大氣、水質、土壤等要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質量標準。同時大蒜田要選擇地勢平坦,土層深厚,耕層疏松,保水、保肥性能良好的水澆地塊。
2.精細整地,配方施肥
在前茬作物收獲后,要及時進行耕翻土地。大蒜的根系較弱,在土壤中分布較淺,須根又少,所以大蒜地不必耕得太深,以15—20cm較為適宜,耕后要及時耙細。在播種前 再淺耕一次,耬平耙細,使土壤達到上松下實,無明暗坷垃。為防治地下害蟲,在耕地前每畝撒施5 %的辛硫磷顆粒劑1.5—2kg,搞好土壤處理。大蒜根系入土淺,需肥量較大。耕翻土地前施入腐熟雞糞2-3方/畝,或優質腐熟廄肥4-5 方/畝。整平耙細(土塊直徑應小于3cm)后做畦。把畦面整平后再施入速效化肥,施用量因地力而定,肥力中等土壤可按包膜尿素20kg/畝,磷酸二銨25kg/畝、硫酸鉀30kg/畝或控釋復合肥100 kg/畝、另施復合微肥5-8kg/畝。
3.更新更換蒜種
近幾年,我市大蒜死苗、二次生長現象嚴重,給蒜農帶來了很大損失,原因之一就是我市大蒜品種單一,種植時間長,大蒜品種特性發生了退化,造成抗逆性差,豐產性能和抗病能力都降低。為了減少損失,提高大蒜的抗病性和豐產性,可根據具體情況從我省的蒼山、金鄉等大蒜生產區有選擇的引進良種進行更新更換,以充分發揮良種的增產潛力,進一步提高我市大蒜的產量和品質。
4.精選蒜種,藥劑浸種
播種前,首 行種瓣選擇,去除帶有傷殘、病斑及過小蒜瓣,單瓣重在5—6g為宜。并將蒜瓣上殘破鱗莖盤(蒜踵)去除,勿剝蒜皮。去踵時不要損傷種瓣。同時,盡可能選用蒜皮白色的蒜頭,去除皮色褐黃的蒜頭。
為了打破大蒜種子的休眠期,使它能及時發芽,在播種前,對種瓣可進行一些必要的處理,如藥劑浸種可促進萌芽、發根、減少病害。實行種子處理時可用50%的多菌靈或50%的速克靈按種子量的0.3%浸種,6小時后撈出備播;也可用根葉康80—120倍液浸種
30—50分鐘,晾干后播種;還可用77%的多寧可濕性粉劑與克菌康混合拌種,方法是每100kg蒜種用多寧可濕性粉劑200—300g,克菌康15g,兌水4—5kg噴拌均勻,堆悶6小時后播種。此外,播前曬種可提高出苗率,出苗整齊,幼苗健壯,有利于增產。